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需要先了解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知识,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也就是说你都需要学习什么知识? 下面是我个人对知识管理体系的理解,希望能对您有帮助,也希望大牛们拍砖指正。
生活必备技能:是你在生活中所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技能,不一定需要像专业知识那样深入学习,但了解的越多越深,对你的工作和生活越有帮助。
基本社会常识和文化素养:日常生活中需要了解的一些常识,不需要深入了解,但知识面越广越好;要保证自己不至于跟社会脱节。
接下来我们就基于这四个层面来聊一聊我们究竟需要学习什么知识,要学习到什么程度?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当前的工作是个人财产收入的最主要稳定来源。因此要想早日实现财务自由,就必须在自己的专业技能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花60%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升专业技能)
那么究竟要学什么专业技能? 简单来讲就是要在你自己的工作领域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要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或许有人会说,对于技能类工作的容易理解,我是做销售的,平时也就见见客户,谈谈订单,我们又有什么专业技能要学呢?
OK,作为一名销售,你是否懂得基本的客户沟通技巧和谈判技巧?你是否懂得客户项目跟进流程?你是否有建立自己的客户信息资料库?
所以专业技能并不仅仅指某项技术,只要对个人工作发展有帮助,能提升您的竞争力的,都可以称为专业技能。
培养兴趣爱好的目的是为了让生活更加充实,生命更有激情,威廉希尔williamhill树立目标,维持正能量的良性循环。一个人应该至少有1-2个兴趣爱好。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什么才叫兴趣爱好。经常有不少人说自己喜欢画画,但连基本的素描都不会;有些人说喜欢哲学,却连中国和西方著名的几个哲学家都不知道。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伪兴趣。你只是对某项事物有好感,但是真正要花精力和时间长期坚持的话,你会发现你其实并不喜欢它。
真正的兴趣爱好是您愿意花时间和精力长期坚持,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身心放松、心情愉悦。
兴趣爱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经过长期坚持和深入学习会慢慢的变成一种爱好,情不自禁的想要深入了解学习它。如果你对工作充满激情,进入正能量循环后,甚至工作也能成为你的兴趣爱好。
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爱好获利转化模式,那就让工作和爱好并行发展,工作生活两不误。
如果已经找到了合适的爱好获利转化模式,那不妨将其作为自己的副业发展,增加自己的收入来源。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副业的收入远超过主业的收入,那完全考虑将副业转正作为新的工作来发展。
生活必备技能是为了发展事业、改善生活、控制个人风险所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技能,不需要太专业,但了解越深,对您的事业生活越有帮助。
基本社会常识和文化素养是日常生活中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知识,不至于与社会脱节;涉猎范围可以尽量广些,但是没必要过深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了解和学习的基本常识越来越多。这些只是不一定要记在我们的脑子里边,但是要保证在想用的时候,能够快速的搜索和学习。这也是我们个人知识库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果对知识管理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我新浪博客:7看看(第3篇)。如果有兴趣一起探讨交流的可以加我qq群:大熊的人生管理 (148772618)
在学校里读了20年,被时间大军推进职场时,才猛然发现:我竟然还没有学会学习?!
明明花了生命中至少五分之一的青春岁月(假定活100岁),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这不公平!
是从《文化苦旅》这些大家的书上背几个优美的句子,好在试卷上把语文老师感动一把,被张贴出来显得牛气哄哄;
是把数学公式弄个精通,在暗自喜欢的女生不懂时迅速给她补课,体验被两个水汪汪的眼睛崇拜的成就感;
还是把那些历史和地理常识背得滚瓜烂熟,然后滔滔不绝地说出,那些涉及的年份和数字,博得欢呼声和掌声。
我曾经以为那些漂亮的句子很有用,从高一开始掏各类作文书,用心记了湖量(还没达到海量),抄得满满的几个本子,以为每次写文章搞几条对付对付就省事了。真相是,徒有华而不实的外表的这些句子靠不住。而且它们也没经过个人实践的吸收,写起来总是缺那么点底气。在考场上哄点分数还过得去,一拿到社会上就站不住脚了。
学校里的学习,常常只能让我们停留在“知道”的阶段,记忆的知识多,用起来的知识偏少,然后你的错觉告诉你:我啊这么拼,小小脑瓜子记了这么多,不容易呢!
于是,看起来,学的教科书摞起来可以超过一个人的高度,讲起来可以沫星横飞、滔滔不绝地展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风范。
连我们当年初中课本上,《论语》学而篇开头的那句“学而时习之”,也被译成了“学习,然后经常温习”,把“习”当作“温习”之意。恰恰这个“习”并不是强调“温习”,而应是“实习,践行”。
如果用生涯理论中的“能力三核”来讲,只是“学”了知识,还没有“习”成技能和才干,这是危险的。
知识,别人背两下就可以超过你,甚至都不需要背,直接谷歌或百度,再加个知乎,足以亮瞎你的眼。
更重要的是,行走社会,不是光靠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点就能混得让自己舒心。
对,但要看说线世纪时候说的。那时候的知识量,只是现在的几亿分之一。能记住大量知识的人,定然有力量。现在如果这么说,那图书馆的力量最大!
准确来说,知识本身没有力量,知识只有用起来变成技能,甚至是才干,才有力量。
可悲,在学校里学习的20年时光,难怪就这么被猫吃了?这个沉没成本可不小。
前辈陶渊明不是说了,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识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从个人管理的角度来讲,我认为真正“学习”是“知识管理”,其中的内涵很丰富,包括并且不止于这些——
1.获取(获取什么,从何获取,如何高效获取)2.梳理(如何保存,如何萃取,如何清理)3.吸收(如何思考,如何归纳,如何巩固)4.升华(如何练手,如何迁移,如何转换价值)
如果每天只是不停地往云笔记丢进文章,或者不停地在微信上转发或收藏文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是在1和2的层次徘徊。
有位网友说,莫把信息当做了知识,莫把收藏当做了学习,莫把阅读当做了思考,莫把储存当做了掌握。想想,你会不会有这样的误区。
如果能够坚持思考、撰写文章、参与分享,可以算进入第3层次。别人的知识,和你原来的知识体系杂糅在一起,要么被对方的颠覆,要么把对方的颠覆,要么二者结合,生成新的认识系统。
就像宇宙大爆炸一样,所有物质碰撞交融在一起,又诞生了无数的新的星系。脑补一下这个场景,真的好美,啧啧~
去年7月,我在网上发起的幸福成长沙龙“拆书战队”,就给伙伴们打造了这样的氛围,战队队员们每周坚持读书输出,改变原来那种只学不思考、只读不输出的状态。
大家互相借鉴,你追我赶,其乐融融。所有的笔记放在一起,是一个巨大的智慧宝库,单单去年下半年两季活动,我们一起创造了63万字的拆书笔记(其中写明了自己要采取的行动)。
有的伙伴第2季离队,第3季又抢着回来了。她说缺少了战队倒逼自己写笔记,不习惯。
不过,在这一层次是不是真的“懂”,还是单纯的“坐而论道”,需要等待经历的证实,等待时间的检验。
如果能反复地持续地熟练运用知识(此为技能),并在不同的场景下能够迁移知识、融会贯通(此为才干),甚至将它们转化成可以交换的产品,也就进入了第4个阶段。
知识开始汇聚成力量,解决你的问题,改变你的生活,成为你个人竞争力的“护城河”。
能够从“学”运转到“习”,延着“获取-梳理-吸收-升华”的路子走完,就是从“读死书”到“读活书”的过程,这是极好的事。
因为如果仅仅在1-3的层级徘徊,也许别人就会暗地里称你为“书呆子”或“学呆子”,或者说“你这人是学傻了吧”,怎么听都不太舒服。
被人说几句也就算了,最怕的是你还因为受到这些连环攻击,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嘲起“百无一用是书生”。
如果你看着《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称赞有佳,合上书,却拿起手机不停地茫无目的地刷呀刷,或者是每天开始执行日计划时,总是先挑容易的做,把难一点的拖到后面,拖着拖着就完不成了,说明你已经把书中提倡“要事第一”忘个精光。这就不算进入第4阶段,因为还没有把知识变成技能。
能意识到这条鸿沟的存在,是第一步;接着第二步是你想办法搭座桥过去。构成这座桥的材料就是“练习”与“迁移”。反复地练,直至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然;找场景迁移,让学到的知识又在别处绽放光彩,延续能量。
一旦你进入第4个阶段,用技能和才干解决了问题,改变了生活,换得了价值,便是用行动给了那些嘲笑你的人一次掷地有声的回击。
更重要的是,当你尝到了知识转化能量的甜头,会更加坚定地把终身学习作为孜孜不倦的追求,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所以,别说什么“道理都懂,就是过不好生活”,这也许是你的“知识管理”出了问题,是时候把它理顺理顺了。
1.获取(获取什么,从何获取,如何高效获取)2.梳理(如何保存,如何萃取,如何清理)3.吸收(如何思考威廉希尔williamhill,如何归纳,如何巩固)4.升华(如何练手,如何迁移,如何转换价值)
个人做IT咨询规划和大型IT项目管理工作,谈下自己知识管理体系的形成过程。
如果我们谈IT咨询规划顾问,或者谈大型IT项目的项目经理,很多时候往往需要的都是综合能力。对于综合能力在这里不再谈沟通,ppt和演示,团队协同,写作能软技能能力。而重点来谈谈业务和技术方面综合能力的演进过程和路线。
拿IT项目经理来说,如果没有真正做过比较专职化的项目经理,很难真正的理解到项目经理的工作内容和实践,项目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而你真正做了项目经理,你又会发现很多工作内容原来就在做,只是没有系统化和体系化。正如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一样道理,很多事情如果没有实践很难真正系统化和体系化形成经验和能力。
前面工作3-4年基本以软件开发为主,没有做过专职的需求,也没有做过专职的测试,但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自然涉及到这些内容,通过软件开发实践,以问题驱动的方式自然会对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的需求和测试环节提出更深入的理解。旁观者清,旁观者往往更多的是问题和场景驱动,通过问题和场景来反思上下游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理解各个过程的核心要素。
在8年后我基本在逐步开始做外部大型项目的项目管理,IT业务咨询方面的工作。个人核心观点就是这个层面往往已经不是靠单个岗位上工作经验的积累,更多的 是靠整个IT领域相关知识的积累。如果原来多年的积累就只关注点上的知识,要在学习能力下降后的现在考虑快速的面上的拓展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前面8年的工 作基本涉及到软件开发,业务领域知识,需求,架构,测试,开发平台,IT项目管理,cmmi,产品开发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基本也是以核心业务域+ 软件工程的拓展。有大环境,有项目实战,再加上自己兴趣驱动就容易去拓展和深入。可以讲现在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到的知识涉及到的方面太多,而这些又刚好基本 都在原来学习和实践过,有些是亲自参加,有些是参与专题讨论和评审,制定方案。所以讲现在之学习和实践必将为后续工作所用,即使是跨行业,那么你仍然可以学习原来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思维。
原来我讲过学习的前导性和学习的外延性的问题。其核心就是学习知识不仅仅是一个类似知识树的静态结构,而是一个通过前导-》当前-》外延拓展有效串联的动态学习链。当前工作开展不下去是前导知识缺失,当面工作完结而主动思考和总结减少了拓展和外延的机会。工作中学习的过程其好处就是实际问题驱动,只有问题驱动的学习是最有价值,也产生价值的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前导外延双向拓展的过程,各个知识点不断抽象进行系统化和体系化的过程。
回到正题,知识有一个完整的演进路线,并不是说学习过程一定遵循这些演进路线,只是提供一种参考。个人经验来看仅仅谈从软件开发走到最好的咨询管理岗位的学习和渐进路线。
在技术层面:前面三年重点是编码能力提升,好的编码本身就是设计,在编码过程中加强重构。后面三年过渡到系统分析设计能力提升,一个是本身架构设计能力的 提升,在架构设计能力提升中自然会更加关注需求和测试,关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架构中开始关注技术架构和框架方面的内容,也关注 RUP,MDA,DDD,FDD,敏捷等各种方法的核心思想,并选择性的使用。后面接着可以关注大型产品研发方面内容,关注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的概念,关 注SOA和组件化架构这些内容。在技术层面,如果不是完全纯粹的技术线发展,要知道cmmi和软件工程体系知识重要性远远高于数据结构和算法。
在业务领域层面:对于技术路线刚开始很少会关注到真正的业务域,所以我们说虽然从事技术或软件产品,仍然最好是能够适当的做不同业务域的软件,只有真正做 该业务域的时候你才会真正关心业务需求和流程。在前阶段的自我学习往往都是理论和宏观的概念,很难真正的去细化。做企业信息化不管互联网如何发展,企业价 值链分析思路,ERP说涉及到业务域仍然是核心内容。大的业务线条如供应链(计划,库存,采购),财务,合同,市场营销和CRM,产品研发,HR等都需要 有所了解。在中后期阶段,重点感觉是企业架构和各个业务域的核心业界标准和模型的学习。比如谈供应链的时候会谈到scor模型,谈产品研发会谈到cmmi 和ipd等。而且你原来涉及到的是一个行业,跨行业的时候还会出现很多差异化的内容,比如09年我做电力行业项目的时候,发现电网企业很多业务和系统和传 统制造型企业有很多的不同。做运营商项目的时候又不得不去研究eTOM和SID等模型和规划体系。但是不管怎么变,核心业务仍然是通的。知识很多时候并不一定必须是从下向上抽象,很多时候也可以从顶向下构建,先构建完整的总体框架,然后根据需要逐步研究和深入。
充分利用自己的「外脑」,让大脑有更多的空间思考,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
但是,假如你现在身处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超 2.1 亿本,现在你想在里边找到某一本书,请问你如何找?
累死你,2.1 亿这个数字我给你换算了一下,威廉希尔williamhill把 2.1 亿本书铺起来可绕地球近两圈。
不仅仅找书,图书馆每天还要在其中处理上千万次的查询、借书、还书、入库.........
同理,我们的知识管理系统就相当于这个图书管理系统,而知识就如同这一本本图书,当有了套系统去管理它们以后,我们就相当于拥有了另外的一个大脑,如此就可以把我们大脑不擅长的东西,全部扔给这个外脑,让它帮助我们记忆,整理等等。
好了,通过以上,你知道了知识管理系统就相当于我们外接一个大脑,那么为什么说你必须建立外脑呢?
记忆,尤其是死记硬背,是最反人性的,进化论告诉我们,大脑只会记住最能帮助我们生存的信息,至于无关紧要的,它为了节省脑力资源会尽可能的忘记它们~
同样的大脑处理信息也是如此,它只能处理眼下的小部分信息,当面对大量信息处理的时候,它就会罢工。
我们平常用脑的时候,感觉思绪乱,头昏脑涨,就是因为大脑处理的信息已经超过了它的负荷,大脑的机制天生就不是为了记忆和处理大量信息而设计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需要处理和记住很多信息和知识点,以便使用的时候可以随用随取,那应该怎么办呢?
前面说了我们大脑不擅长的记忆和大规模信息管理,但这却是我们外脑所擅长的。我们的大脑会遗忘,但是外脑它永远也不会忘的,你建立的这个外脑就会和你的大脑形成互补,各发挥其所长。
正如上面的图书管理案例,我们不需要记住每本书的信息,我们想要的时候,只要知道怎么从图书管理系统中找到它们即可。
所以想发挥大脑真正的威力,就把它从记忆中解放出来,让它去思考,而不是让它去记忆。
当你只想做个「撸瑟」的时候,觉得这辈子能搬个砖,扛个水泥就够了,那么你就可以离开了,因为你确实没有这个需求。
但是你想获得不断成长,要获得更强的能力,想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有足够的竞争力,你的知识储备必然需要被扩大,这种情况下,你要靠脑子记忆吗?
正如上文案例,你只有十本书的时候,当然不需要建立外脑,想要啥扫一眼就够了,但是当你有 1000 本、10000 本、一百万、一个亿本的时候呢?
以上只是我们必须建立外脑的一个理由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
2. 外脑是为了帮助大脑更好的记住:有逻辑关系的知识,你用的时候才能想起来。
你可能想都不用想,直接就可以脱口而出:准备食材--洗菜切菜---爆锅开炒---.....
因为前者大脑索引的是一个点一个点的信息,后者索引的一整个结构,一整套流程,一整张知识的网。
你看,点状的东西被大脑索引是很困难的,但是有逻辑有结构的东西则不同,后者一索引就是一大片,一整个体系。当你把点状的知识编织成一张网后,它们就会形成你的思维模型,这样,你用的时候才能想起来。
很多人抱怨,学过的东西用不出来,反思一下,从小到大,你调用你知识储备的时候是不是都像是上面想水果一样,想到哪是哪。
而把知识打入外脑的过程就是在编织你这张网,所以建立外脑的本质就是体系化你知识的过程。
整篇文章的核心下面一张图就概括了,但是为了让你彻底搞定这件事,我会掰开了揉碎了,一步步手把手带你搭出你的知识管理系统。
一台能正常跑的电脑系统,前提就是主机,显示屏这些硬件载体,你操作系统再牛逼,没有主机你也跑不起来。
同理,我们的外脑的搭建也是如此,所以建立外脑的第一步,就是找到外脑的载体,即存放我们知识的工具。
太多太多了,主流的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onenote 等,都可以作为我们外脑的载体,它们各有优缺点,想详细了解的同学请自行了解,我这里就不展开了,大家凭借喜好选择,总之,都是现成的,任君选择~
我本人的外脑载体为有道云笔记,下文演示,均以此笔记做案例,其他载体同理~
①层次结构混乱:这样长长的列下来,我不知道你头大没有,别说提取了,我单单看到这一串,头就先大一圈了。
因为这样混乱的结构,含糊其辞的目录,会让你翻看这些东西的时候,对这种凌乱有一种厌恶感。
②提取困难:混乱的内容,会让真正用的时候找不到,所有的笔记,如果用的时候找不到,或者需要很大的功夫才能找到,那这个外脑系统就没多大意义了。
当你笔记内容少的时候,你还能记得那是哪,但是当大到一定量级了呢,你的外脑一定会崩溃。
③知识碎片化:以上所建立的文件夹,之间都是割裂的,笔记与笔记间连接不起来。
我们在文章开始的时候就说了,外脑的作用除了帮我们承担记忆的负担,还有一项职能就是辅助我们大脑为我们建立起知识体系,如果你的笔记之间都是一个个散乱的点,那么外脑的意义就要被砍掉一半。
一句话来说,上面的那些都不是一个好的外脑,因为它并没有解决我们为什么建立外脑的本质问题。
①知识结构体系化:笔记与笔记间的知识点不分散,不是乱七八糟的,不是碎片化的。
③提取方便,高效:最好高效到如同探囊取物,想到就能秒拿到。如果这一点满足不了,找一个想要的信息要半天,那么这套系统就没有多少意义。
好了,到了这里你知道了,一个好的外脑的标准,随着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让你的外脑达成以上标准。
正如电脑的 windows 系统一样,装上了,我们就无需用乱七八糟反人性的 dos 命令去让计算机工作,所有的一切都有序的跑在这套清爽的图形化系统之上。
同理想让外脑不乱,你必须部署一套规则化的操作系统,让我们的知识笔记全部跑在这套管理系统之上,保证底盘不乱,根基稳,而不是随性而建。
所以找到载体之后,不是一顿操作猛如虎,而是要给我们的外脑装上一个类似 windows 一样的底层系统,而我们这套跑在外脑载体上的系统就是 GTD 系统,所以我们建立外脑的第二步就是给它装上这套系统。
这是由著名的时间管理人戴维・艾伦在他的著作《尽管去做》里提出的一套移动硬盘式的任务管理方法,它的核心精髓是把所有待办任务都从大脑里移出去,清空大脑,用外部的工具去管理任务,让大脑的全部资源都用来思考,而又不会遗漏任何一件事。
部署了 GTD 系统在笔记本上,我们就可以借助 GTD 的工作流,不仅拥有了知识管理系统,而且还把我们的日程管理系统也都囊括其中了,极大幅度的解放了我们的大脑。
这个就相当于你在各大平台点的收藏,比如我们拿手机刷到好文了(比如这篇文章哈~),我们就可以把各大平台的好文,一键集中扔到这个收集箱中。
这个东西的作用就是负责收集,你不必操心该放到那个分类,所有的好东西,一股脑扔进去就 OK 了,这样就可以大幅度的解放我们分类归类的时间。
等到了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晚上统一处理,这样既不打断我们当前手头的事情,同时又确保了收藏的文件不会乱七八糟,又能让你认真的评估和精读这篇文章,确保进入你笔记的都是精品。
你应该有体会,大脑凭记忆力处理这些事情有多坑爹,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大脑不擅长的事情交给外脑处理。把日程,待办事项等全部移到这个文件夹里,把这些事情全部从大脑中清理出去,想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直接来翻这个文件夹,效率高的飞起。
比如你看到了一个点子,发现了一个项目,你就可以先把它扔到这里,作为你的灵感库。
4. 归档资料这个是我们的知识的大本营,最终所有的信息和笔记都会被归入到这个文件夹中,我们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整理完毕以后,就放入这里,以供随手复习和使用的时候随时调取。
5. 专题研究比如我最近对唱歌比较感兴趣,那么我就可以单独这专题这里建立一个文件夹,专门服务于唱歌,当研究出成果了,再把它归入到归档资料中。
当你在你的笔记本上,创建了这个 5 个文件夹后,你的 GTD 系统就部署完成了。
你看,部署了 GTD,通过 GTD 来处理信息后,你的外脑是不是特别有层次感,是不是感觉外脑像是有了灵魂一样~,而不是类似于上面那四个笔记长长的一串。
完成了最底层系统的搭建,我们就要开始去处理输入进来的笔记了,前面说了,最终所有的笔记都会被汇总归档到「归档资料」这个文件夹之中,所以我们管理笔记的核心就在此文件夹中。
但是那么多的笔记,怎么去管理啊,还是像上面图中那四个案例一样,列出长长的一串文件夹吗?
比如说,我想制作一杯能拉出心形花的拿铁咖啡,我可能需要知道的知识有——煮出一杯意式浓缩、全脂牛奶如何打奶泡、拉花的方法、需要什么工具,等等。
再通俗点讲,知识管理就是一棵大树,这棵大树的名字叫“制作一杯心形花的拿铁”,而在这课大树上,有4个枝干——分别是煮意式浓缩、打奶泡、拉花方法和工具准备。
2、接着,我开始保存知识。也就是说,我要知道去哪里可以搜集到相关的信息,来帮助自己掌握上述4个枝干。
比如,意式浓缩最近的就是买个咖啡机,拉花需要参加一堂咖啡兴趣班学习(这个计划我去年就想实施,有咖啡馆开类似的兴趣班,大概200元就够),至于工具直接上淘宝输入关键词“咖啡”“拉花”一大堆就出来了。
在我看来,共享和利用有互相交叉的地方。就好像很多人,读了很多书,到头来却是“读书无用论”的倡导者。因为他们只是看了,对的,看了,没有用过。
我一直喜欢借用思维导图陈资璧老师的一句话:有“用”才“有用”,没“用”才“没用”。
亲自做一杯给大家喝,看看别人的评价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下次改进;
别人喜欢要拜师,你还可以教别人做呀(说不定还能收点咖啡钱)。别以为自己做起来很简单,随便讲讲、这样那样就混过去了,当你要把这门爱好当成手艺来教别人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有好多的细节没有注意到。
还是这个做心形拿铁的手艺,在你不断练、不停教和分享的过程中,只会越来越精通,你会情不自禁地想,如果我不照书上或者自己的师傅讲得那样做,可不可以整一个立体心形的拿铁呢?
好,先前讲点我理解下的知识管理入门知识,现在开始高阶的,你能否读懂开始看智商啦。
记得当初我在缴费听喜马拉雅萧秋水的知识管理课程时,有一部分人在评论区里骂萧秋水,说她啰嗦,没有干货。威廉希尔williamhill
我也曾有过困惑,听了三十几节音频,每次十分钟,似乎也没什么让我有眼前一亮,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知识管理到底是什么,与我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其实这个困惑,是现在很多人在知识付费的时代,花了那么多钱,上了那么多网课,却发现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困惑。
实际上,知识管理无处不在,人和人的差别是,少部分人把开头的那个流程图走完了,大部分人一直徘徊在“学习知识”和“保存知识”,而“共享”和“利用”知识走得很少,更不要谈“创新”了。
在小学毕业要求的那棵大树上,有语文、数学、英语、自然、体育、音乐等枝干需要去完成。
有的小朋友开始用语文知识去写作、阅读课外书、自学别的东西;有的用英语直接出国旅游、通过网络和外国小朋友交朋友;有的用数学帮家里算账、看小店。
知识管理无处不在。我们在准备学习一门知识之前,先要掌握知识管理的流程和架构,只有脑袋里装着知识管理的“操作系统”,我们才能在学习知识的道路上,带着这样的“套路”走得比别人远,比别人快,获得的收获更有成效,甚至让自己创新、逆袭,走向人生巅峰。
正如前文所示,你会发现:知识管理没有所谓的真正干货可言,它似乎并不能帮助你解决一个很具体的问题,但知识管理无处不在,从生到死。
一个人如果可以早点掌握和运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就具备了自主解决学习+应用+升级(创造)的能力,从而做到无往而不胜!
正因为最近我参悟到了知识管理到底是什么、有多么重要,我给自己定了三个要做的事:
站在系统架构的高度决策自己未来要学什么、用什么、成为什么。而不是看这个好要学,看那个微课便宜要买,看别人都在学写作我也报个班学写作,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发展体系;
2、读书的意义不在获取信息,而在和比自己水平高的作者对话,提高个人的思考和理解能力,关键的关键,在掌握对方写作(解决问题)时思考的体系架构。
书本中的框架结构,比书本身提供的知识内容更加重要,掌握这类问题的架构(知识体系),我可以用来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甚至可以延展开,解决其他领域的难题,这才是读书的意义,也是为什么要速读、精准“打劫”重点知识的目的;
有的人用风琴夹(李参),有的人用活页本(潘泠竹),今年内我要琢磨出适合于自己的知识管理工具。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的东西要记下来、整理好、及时迭代更新自己的知识管理,才能做到不断创新。